|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领导创新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创新> 领导创新  

  如何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
如何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

如何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杨耕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问题增多,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如何看待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就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辩证思维,需要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

  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说的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即统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斗争、对立是统一体内部的对立、斗争,两者谁也离不开谁。辩证思维方法之所以比形而上学思维方法高出一筹,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辩证法在对立的东西中发现同一关系,在同一的东西中发现对立关系。知道树叶有正面有反面,物理学中有阴电有阳电,生活中有成功有失败,这是常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推动着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其中,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双方的相互否定直接推动着事物的转变。当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到极限时,只有通过斗争才能突破这个极限,从而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一切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杰作”,都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差异、对立、冲突不过是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所以,有矛盾并不可怕,矛盾凸显期也不可怕,建设和谐社会并不是否认或消除社会矛盾,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和谐是矛盾运动中的和谐,其实质是“和而不同”。相反,“同则不继”,单一的、完全同质化的事物是难以延续和发展的。

  每一事物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又各不相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事物的矛盾特殊性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变化的特殊原因,无从把握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合理改造事物。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矛盾解决方法的特殊性:有的采取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形式,有的通过对立面“融合”的形式,有的是双方“同归于尽”的形式,有的则需要创造某种新的形式。“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问题还在于,每一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也具有特殊性。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总体。其中,有一种矛盾规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处于被规定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不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今日中国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哪个国家没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否定我们的成就,就看不到我们的光明前景。

  在矛盾问题中,还有个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任何矛盾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性和个性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是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活的灵魂”。“具体”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具体分析”,既要分析“具体”的共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具体”的个性的一面。分析事物的共性,有助于把一事物与他事物相联系,把握同类事物的本质;分析事物的个性,有助于把一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把握每一事物的特质。只分析共性,不分析个性,势必导致教条主义;只分析个性,不分析共性,容易滑向经验主义。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间、地点、条件构成“具体问题”的诸方面。具体分析要求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认识事物,时间不同了,地点不同了,条件不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牢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用抽象的原则代替对事物的具体分析,是实际工作中“一个最主要最危险的错误”。

上一篇:如何进行科学评价
下一篇: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联盟欢迎加入 报名信箱:zgshidai@126.com  

网站简介 友情链接 在线留言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时代网  网址: www.sd-news.com  投稿信箱: zgshidai@126.com
国际互联网+时代新闻中心
Time generation new smell hair cloth heart
Copyright © 20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