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文化  

  期待"好故事"托起中国电影明天
期待"好故事"托起中国电影明天
上个周末,中国电影票房诞生了两项纪录。25日,《大圣归来》票房累计6.17亿元,超越《功夫熊猫2》成为国内最卖座的动画电影;26日,上映10天的《捉妖记》以13.17亿元超越《泰囧》,成为国产片历史上的票房冠军。在竞技体育中,不管是田径还是游泳,纪录的打破除了需要天才运动员,更需要技术的沉淀、人才的积累和体质的提升。同样,电影票房新纪录不断诞生,也不仅仅与电影本身有关。(7月27日新华网)  

  中国电影的明天在哪里?这不仅是电影界面临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文艺的繁荣。而反观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和今天的现状,从中就能隐约窥见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国电影,理应讲述好“中国故事”,而每一个“中国故事”的背后都应该是真正的“好故事”,这才是托起中国电影明天的法宝,《大圣归来》和《捉妖记》的成功便印证了这样的论断。有“好故事”托底,中国电影的明天才更好。如果只是重视所谓的“票房”,那便成了本末倒置,因为有了“好故事”,“高票房”自然会随之而来。所以,如何凝练和塑造中国电影中的“好故事”就成为一个迫切问题,这也对中国电影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好故事”必须根植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纵观中国电影在建国前和建国后的辉煌,我们可以分析到其中的脉络。如费穆导演的电影《小城之春》就是一个典型,人物不多,情节简单,但故事描写和人物刻画都入木三分,为之树立了在电影中的经典地位;又如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导演的《活着》、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吴天明导演的《老井》,这些电影的故事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讲好了中国在断代历史的发展中每个横截面上,个人与国家,民族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故事和讲述方式,让中国电影辉煌一时。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不会枯竭的故事来源,脱离这样的来源,中国电影就成了无本之木。  

  “好故事”又需要有“情怀”二字作为灵魂。拍摄一部高票房的电影不是难事,难的却是用“好故事”来塑造一部高票房的电影,而在“好故事”中,“情怀”二字不容缺失。对于“情怀”之解读,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就是一种诠释,这就是“情怀”的表达。放到电影界,小成本电影《暖春》就是一个好例子,这部投资只有300万的电影不仅收回了上千万的票房,还入围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而它不过是讲述了一个孤儿的故事,浸透着深深的乡土情结,也有“家国”情怀。同样的例子,《疯狂的赛车》从表面上看是一部商业片,骨子里却是对人生选择的无奈进行了深刻的诠释。  

  当然,无论电影的故事好与坏,都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支撑。著名艺术家赵丹说过:“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对于电影来说同样适用。虽然“管”字当头,但确保方向正确即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该交给电影人去做。因为他们才是最为专业的,这也契合当今社会分工的基本原则。如果电影市场“管得太具体”,就会形成桎梏和束缚,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绊脚石”。总之,“好故事”托底的中国电影,不仅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恰当支撑。多管齐下,方能见到中国电影明天的璀璨。(苏彦)

上一篇:有关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下一篇:刘奇葆: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点击排行榜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联盟欢迎加入 报名信箱:zgshidai@126.com  

网站简介 友情链接 在线留言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时代网  网址: www.sd-news.com  投稿信箱: zgshidai@126.com
国际互联网+时代新闻中心
Time generation new smell hair cloth heart
Copyright © 20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