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文明·公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公益> 文明行为  

  祛除“心灵迷雾”呼唤“精神投资”
祛除“心灵迷雾”呼唤“精神投资”
 7月4日《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在北京发布,《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儿童每年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少于5次,导致留守儿童的烦乱度提高、愉悦度降低,表现为伤心、害怕、紧张、忧愁、心烦意乱等消极情绪。统计分析还发现,与父母联系每年3~4次、1~2次的儿童,在迷茫度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一年内与父母没有联系的儿童迷茫度最高,表现为寂寞、孤独、无聊、迷茫、缺乏信心等,反映留守儿童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前途不明确甚至感到悲观,缺乏生活方向和目标。
  所谓“精神投资”,是说,作为家长,仅仅给孩子提供物质关怀,是不够的,也应该将孩子的心理发展、情感饥渴,提升到重要位置。通过陪伴、拥抱、亲密接触、电话沟通等,送去安全感、无忧无虑。通过深情注视孩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和孩子行温馨的身体接触、语言交流等, 让孩子养成乐观、快乐、豁达、阳光的性情。这种心理的优雅,不仅能让代际关系更为和谐,更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积极的支撑。孩子更有努力和自信的惯性心理,就是遭遇挫折,也总能逆流而上,努力奋斗,释放出强大的竞争力。这是当下,父母们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
  就算是外出打工很辛苦,只要真正将孩子的精神需要,放在紧要位置,在沟通方式日益现代化的当下,家长仍可以通过视频聊天、打电话,和孩子及时沟通。哪怕仅仅有几分钟的时间,却能让孩子的情感饥渴,马上缓解很多。为孩子带来更多精神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可看看“心灵报告,“综合来看,每年与父母联系次数少于3~4次的儿童,在总数上达到惊人的1518万名。”有些年轻父母,做得太过分了!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有祖辈陪伴,就行了。而没有认识到,有些东西,情感的填充,具有强烈的唯一性、单向度,祖辈的爱绝对代替不了父母的情。“只生不养”的“教育无知”,等于将孩子推到了成长的黑洞,内心的阳光和温暖,萎缩了,滋生很多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比如调查显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儿童的孤独、逆反、暴力性情绪很多,不够合群等。这根本就是在“害”孩子。
  公共政策、政府行为,当下是存在“救助不足”,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有缓解和解决办法,却没有主动、积极去实施,也是一个主因。我们在批评公共缺憾的同时,也应该批评这种“冷血性父母:监护质量太低了。很多父母们或因为太累,而生出了无意的“情感的冷漠”,“总是心太狠”,让自己成了“物欲的动物”、“亲情的吝啬鬼”,真的不能原谅。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期待公共政策及早出台有效措施的同时,更希望监护人以及家庭教育水平,多一些“精神投资”意识,尽量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改善、教育观念的进步,给孩子提供更多温馨、可人的心理成长环境,比如西方有些国家当父母也需要证照,政府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借此提高为人父母者的专业素养。保证了家庭教育水平,提升了心理呵护意识。我们不妨开展一次“父母考核”,提高中国父母们的教育水平。合格,则上岗;不合格,则剥夺其监护权。让更多父母具备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豁达阳光的心理养成。“心灵迷雾”的悲剧,才有望得到避免。 (汴梁客)
上一篇: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谋事要实
下一篇:切身推进和树立传统文化价值 
 
点击排行榜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联盟欢迎加入 报名信箱:zgshidai@126.com  

网站简介 友情链接 在线留言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时代网  网址: www.sd-news.com  投稿信箱: zgshidai@126.com
国际互联网+时代新闻中心
Time generation new smell hair cloth heart
Copyright © 20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