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书画·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艺术  

  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活过来、传下去
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活过来、传下去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地处山西中部,东依太行山,西傍吕梁山,覆盖晋中、太原、吕梁3个市19个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627.5万。山西省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1/3分布在该保护区内。

  “建立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意义在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法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抢救性记录保存等多个层面进行文化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尝试。”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李歆说。为此,山西相继出台了《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关于建设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科学化保存:“散”珍宝“整”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直接反映了遗产项目的基本状况、特色特点、传承态势和保护成效,是将散落的非遗珍宝规整起来的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收集工作要遵循动态收集的原则,发现一项,记录一项,登记一项,建档一项。”晋中市昔阳县文化局总工程师邓建梅说。

  据了解,昔阳县文化局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民间舞蹈类、民间文学类等类别分类归档,根据项目信息的收集地点和项目所在乡镇、流传区域,以乡镇为单位分别建档;对于申遗项目,按照项目的级别建档;对于一些濒危项目、重点保护项目,单独建档。严格遵循非遗档案的形成规律,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零散的档案材料系统化、规范化。

  曹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和唯一指定传承人。太原市文化局在2013年底与他合作编辑出版了《太原莲花落》影像光盘,并将其记录到《太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典》中。2014年初,记录工作尚未完成,曹强就病逝了。“这是一大损失,这件事警示我们要加紧收集整理,抢救性记录一些濒危的项目。”太原市文化局社文处处长樊明花说。

  据介绍,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收获了大量抢救性记录成果,全面记录了项目的表演、技艺特点或生产过程,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实行本)》。

  生产性保护:“老”工艺“新”生机

  平遥推光漆器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艺之一。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也成为山西重点扶持文化项目之一。

  2010年,平遥县出台《平遥漆器产业发展规划》,决定从政策方面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产业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在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平遥煤化集团当年就收购了破产企业平遥第二针织厂,开始改建“平遥推光漆艺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2011年,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总投资1.23亿元,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成为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研发培训、旅游观赏、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到目前为止,平遥推光漆器作坊和销售点达100余个,并逐渐形成一批大型企业。

  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生产性保护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以宝龙斋布鞋、文涛坊宝剑、古城灯艺、孝义南曹村豆腐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产业化发展与生产性保护中取得长足进步,仅平遥县就有平遥牛肉生产企业49个、传统布鞋制作作坊16个、剪纸制作销售门店13个、雕塑作坊20个、仿古家具制作作坊40个以及木版年画、脸谱、玻璃画、五谷画等作坊若干。

  活态化传承:“老”技艺“传”下去

  栩栩如生的剪纸、情景交融的皮影、婉转动听的碗碗腔……在孝义市非遗大观园里,几十个人正在兴致勃勃地学习剪纸、面塑等。“每年从4月到10月,每逢周四、周五,这里的传习中心都会举行传承展演活动。传习中心将全市90多名传承人分成两组,轮流进行传承指导,并根据考勤情况,为传承人每天发放70元的补助。”孝义市文化局局长马明高说,传习中心还在每年的10月底组织开展评比活动,对传承人及徒弟发放补助资金20余万元。

  据统计,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已建成县级综合传习中心8个,在建2个,筹建4个。至2015年底,传习中心总数将达到14个,覆盖保护区内2/3的县区。从运转情况看,传习中心已显现出提供非遗保护和活动场所、宣传展示、公共服务等综合效应。

  以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展览展示活动开展宣传普及工作,带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是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一大亮点。太谷县“非遗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太谷形意拳已编成教材,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和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必修课程。晋中市开展了“太谷秧歌”等29个项目的调查工作,并在复排传统晋剧、太谷秧歌、左权小花戏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以课题研究和资料出版为成果,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完成出版《清徐彩门楼》等31部图书,正在编写《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等17部图书。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多元途径,协调文化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让濒临消亡的非遗技艺活过来、传下去。”李歆说。(记者 杨渊 通讯员 邹文姣)

上一篇:第十五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在香港举行
下一篇:搞艺术不靠传统靠什么  
 
点击排行榜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联盟欢迎加入 报名信箱:zgshidai@126.com  

网站简介 友情链接 在线留言 网站管理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时代网  网址: www.sd-news.com  投稿信箱: zgshidai@126.com
国际互联网+时代新闻中心
Time generation new smell hair cloth heart
Copyright © 2007-2023